▲最新研究,轉移性攝護腺癌患者接受手術後,也能延長存活,改善預後。(示意照/翻攝自Pixabay)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根據統計,攝護腺癌好發在50歲以上的國人男性,且因為人口老化及飲食西化的衝擊,在台灣,罹癌人數有逐年上升的趨勢,新光醫院外科部部長黃一勝提醒,由於早期無症狀,有2成左右的病人在診斷時已經屬於轉移性攝護腺癌。今年70歲的顏先生,因攝護腺肥大,做過手術,切除部份化驗皆屬良性,但經過1年多,又開始排尿異常,出現夜間頻尿,且尿中斷斷續續有血,雖再經切片檢查也正常,但最後肛內指診確定有異常,第4次切片檢查才驗出已罹患攝護腺癌第4期,已擴散至周圍。黃一勝表示,最後先用荷爾蒙療法,讓癌細胞縮小,再以達文西機器人輔助攝護腺全切除,術後顏先生復原良好,回診追蹤至今已超過4年,檢查結果一切正常。攝護腺癌是國人男性十大癌症的第5名,台灣每年有約近5000名攝護腺癌新個案,其中8成為局限性攝護腺癌,即癌細胞尚未轉移到淋巴結、骨頭、肺或肝等遠處器官,但還是有2成發現較晚。黃一勝說,對早期(第1、2期)局限性攝護腺癌來說,可以接受開刀或是局部放射線治療,而晚期(第3、4期)轉移性攝護腺癌,目前仍以荷爾蒙療法為主,但1到2年後,還需化療或標靶、免疫療法,才能延長存活時間。黃一勝強調,在機器人輔助攝護腺切除術和放射治療技術的進步下,副作用已經更少,使局限性攝護腺癌的治療更安全、更有效,也使得一些專家開始探討這些用於局部性攝護腺癌的治療方式是否也能使用在轉移性攝護腺癌上,而陸續也已有越來越多研究證明了局部根除性攝護腺切除術可以讓轉移性攝護腺癌的患者有更高的整體存活率與較低的癌症相關死亡率。攝護腺癌若早期發現、早期治療是可能根除的,醫師建議,男性年過50歲,可每年定期接受肛門指診及PSA(攝護腺特異性抗原)檢查,而有攝護腺癌家族史者,更可提前於45歲接受檢查。照片來源:翻攝自Pixabay【文章轉載請註明出處】


文章轉貼如有侵權請告知我們會立即刪除
. . . . . . . . . .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megqvy36935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